1
悖论,自古有之。
最早的悖论,是公元前6世纪克里特岛人埃匹门尼德的杰作,他提出了著名的说谎者悖论:所有的克里特岛人都撒谎。
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名的悖论。
这一悖论,写入了《新约》的《提多书》中,随着圣经和基督教在世界范围内传播,克里特岛悖论也成为最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悖论。
埃匹门尼德的话,到底是真?还是假?
如果,他说的是真的,也就是假的。——如果,我们相信埃匹门尼德所言为真,所有克里特岛人都撒谎,那么,这句话就是假的。因为,埃匹门尼德没撒谎。
如果,他说的是假的,也就是真的。——如果,我们认为埃匹门尼德也撒谎,那么,这句话反倒是真的。因为,它真的在撒谎。
可以将克里特岛悖论简化为一句话:只有谎言是真实的。
2
悖论不是矛盾,而是自相矛盾。
之所以称为悖论,原因是,悖论违背了逻辑三铁律中的矛盾论:一个命题或为真,或为假,而不能又是真、又是假。
克里特岛悖论,可以既是真,又是假。
而且,最不可思议的是,当你认为它是真的,它就是假的;当你认为它是假的,它又是真的。
显然,悖论和矛盾是不同的。
矛盾,是两个主体,悖论却是“雌雄同体”——真理和谬误集于一身。
如果,以寓言故事来解释的话:矛,是一个主体;盾,是另一个主体。到底是矛更锋利?还是盾更坚固?如果楚人敢测试一下的话,是可以马上见分晓的。
悖论不同。
悖论是这样一种状态:矛盾同体。当你认为它是矛时,它其实是盾;反之,当你认为它是盾时,它反是矛。
换言之,矛盾的双方,是相互对立的;悖论的双方,却是互证的。不仅是互相证实的,简直就是一体的。
因此,中国人也将悖论称为“吊诡”。
俗话说:真是遇见鬼了。
3
有规则,就有例外。
如果说,逻辑是思维世界的规则,那么,悖论就是例外。
正如我们说凡事都有两面,可是,莫比乌斯带只有一面——硬币都有正反两面,然而,以莫比乌斯带子的思路,是可以做出只有一面的硬币的。
矛盾律要求,A不能既是A,又是非A。可是,悖论的存在证明:A和非A,是雌雄同体的,并且,当且仅当A成立的时候,非A也成立。
悖论,颠覆了矛盾律。
这就是说,没有什么是确定无疑的,逻辑规则也不例外。
其实,悖论在人类生活中,并不少见。
例如,不变是相对的,变是绝对的,只有变是不变的。
4
为什么会产生悖论呢?这可是个大问题。
自从克里特岛悖论产生以来,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,为悖论伤透了脑筋。
近代人类最有智慧的头脑,如英国的大数学家罗素,也专门研究了悖论,并发表了规范严谨的学术论文。
鄙人不才,试着谈谈自己的不成熟的想法。
窃以为,悖论是相对和绝对、有限和无限关系不匹配引起的。也可以说,是人类幻想中的完美和现实不完美之间的永远公差。
5
现实是不完美的,人,却有一个完美的模型。
逻辑不是万能的,人,却希望逻辑是一把万能工具,解决人类遇到的所有问题。
现实是相对的,人,却在寻找绝对真理。
现实是有限的,人的思想,却像无限一样广阔。
世界本来,是有缺陷的。要是我们接受了一个有缺陷的世界,那就不存在悖论。反之,人类用自己臆造的理想模型,去描述世界,就会露出破绽。
这一破绽,就是悖论。
比如,不存在永远不死机的OS。因为,要做到系统不死机,必须,增加一套机制来检测该系统之运行状态,且,在该系统死机的时候,加以修复。然而,如何保障检测系统自身的稳定可靠呢?一种途径是,继续增加额外的机制;另一种途径,是让系统自己具有反身性:自己监测自己。
第一种途径的结局是,陷入循环,导致系统成本剧增而不堪重负,最终崩溃;第二种途径,即是悖论——系统自我监视,这就像用一把锤子敲打反过来自己,是永远也做不到的。
然而,这并不是系统的问题,而是人的问题。
或者说,当人类接受一个不完美的系统时,一切都是正常的;而当人类试图实现一个完美系统时,则必然会落入悖论的死循环,不得脱身,直到无限。
人类一思考,上帝就发笑。
或许,悖论是上帝对人类不自量力的善意嘲笑吧。
Maybe。
0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