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类的设计常常以聪明始,以愚蠢和惨败而终
1
不能否认,人类是地球上最聪明的物种;但,更不能否认,人类的智商在应对人类面临的问题时,往往以聪明始,以愚蠢和惨败而告终。
于是,就有了“人类一思考,上帝就发笑”的说法。
不过,这是有根据的:人类今天之所有困难和苦难,均是偷吃了“智慧果”之后必须付出的代价。否则,所有人还在伊甸园里过着衣食无忧、无休无止的快乐生活呢!
可见,人类自以为是的设计,是致命的。
2.
从“金球制胜法”说起。
20世纪80年代开始,也就是意大利足球队之“混凝土”式防守获得了1982年世界杯之后,防守反击之风盛行。足球易守难攻,为了取得好成绩,各足球队,不管是国家队,还是俱乐部,首先想到的是加强防守,使本队立于不败之地。然后,伺机偷袭;一旦得手,就可能决定比赛的走向。一时间,防反战术风靡世界,比赛之进球数,与日俱减。球迷都是看进球的,进球就像男人射门一样具有快感。没进球,就没了兴奋点,谁还看球啊。于是,足球场门庭冷落。这可急坏了国际足联。
怎么办?鼓励进攻。
于是,国际足联的顶级专家们,闭门思过,群策群力,发挥集体智慧,推出了一项旨在鼓励进攻的“金球制胜法”。规则是:90分钟打平,加时赛;加时赛里,只要一方打进一球,比赛立刻终止。
由于进球有极大的随机性,人们遂将此规则戏称为“突然死亡法”。国际足联和专家们的设想,很简单:不进攻就死。只要对方攻进一球,你连“复仇”的机会,都没有了。FIFA的逻辑是:对方先进球→ 我就死了→那么,我就要先进球→所以,我就要攻出来→比赛就好看了。
专家们,很为自己的设计得意。于是,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之后,在1996年的欧洲杯中,“金秋制胜法”正式实施。可仅仅6年之后,“金球制胜法”就被叫停了,成了国际足联最短命的一项改革。数据表明,“金球制胜法”实施之后,各个球队在加时赛的战术是“确保不被绝杀”;两支球队都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不丢球上,而不是进球,因此,金球制时代下的很多加时赛,都没有进球。
1996年-2002年,有四届国际大赛,分别是1996年、2000年欧洲杯和1998年、2002年的世界杯。四届大赛,17场比赛90分钟战平,其中,9场比赛进入点球大战。利用加时30分钟决出胜负的概率稍低于50%,超过50%的比赛还是拖到了点球定胜负;加时的作用仅仅是延长,而不是决出胜负。
为什么出现与专家的预测完全相反的比赛场面呢?
因为,球队的逻辑是这样的:我没有能力“杀死”对方,但,有能力保证自己不被“杀死”。换言之,在杀死对方之前,最要紧的是,先保证不被对方杀死。在“一剑封喉”的对决中,最重要的是,先保证自己还活着。就像敌我对阵,你并不能保证子弹能射中对方,但,可以躲在坚固的掩体里,保证自己不被敌方打中。
因此,“金球制胜法”实施之后,不仅没有鼓励了进攻,反倒鼓励了防守。参赛队为了走得更远,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,都把防守放在第一位。在没有很好的机会、可靠的把握之前,首先稳固防守;进攻,也是佯攻,不敢大举压上,担心被对方打了反击。进攻是假,防守是真;双方的重心都在严防死守,进攻能有成效吗?加时赛还能紧张激烈和好看吗?
我们不能因此而怀疑国际足联和专家们的初衷,其初衷,肯定是鼓励进攻的。这是毫无疑问的。换言之,一项社会设计的好坏,是不能由初心和动机来决定的。用心良善,并不能保证制度设计之完美;
换言之,初心美好的设计,带来的也许是相反的结果。
3
人性本私,乃造物主赋予人的本性。造物主如此设计,自有其高明之处,因为,只有自私自利,才是最经济的,也是最有效的。
然而,自古以来的中国人,不思考、更不感谢造物主如此美妙之设计,反而,异想天开,妄想将“自利”修改为“利他”,而且,孜孜不倦地去尝试。
失败一次,重来;再失败,再来;一次比一次失败得更悲惨,但,依旧不能打消国人建立“大公无私”社会的雄心壮志。最搞笑的是,他们还给这种行为,贴上了一个堂而皇之的标签:知其不可为而为之,是某民族的精神所在。
49年之后,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的中国农村,再一次开始了“一大二公”的伟大社会实践——具体说是1958年开始,人民公社成立,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组织,上缴了所有生产资料,如土地、牲畜、大型农具,只保留有限的生活资料。全体社员一起参加劳动,共同分享劳动成果。其中,有一段,连自家厨房都关了,社员们吃饭也在集体食堂。因为,要是回家吃饭,还是给“私利”留下了缺口:家里需要留口粮。所以,必须吃集体食堂,那样,才能把“私”之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。
然而,大锅饭很快就黄了,接下来,是“三年自然灾害”和大饥荒,农村经济长期陷于停滞,甚至,数千年以农为本的广大农村,连温饱都成了问题。
原因何在?
显而易见的原因是:有些人自以为是地设计了“一大二公”的社会制度,且,依靠强大的社会控制力,将其推广到了人口最多的国家,也造成了有史以来最大面积和最大程度的贫困。
改变的契机何在?在于回归人之本性和本心。
1978年冬天,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、一个20户人家的生产队,划分成4个包干组。干了几天,组里又产生了新矛盾,于是每个组再细分,全队分成了8个小组,每组只有2-3户,都是一个门儿的,有的是父子组,有的是兄弟组。可是没干几天,又有吵架的,还是干不好。
一天夜里,生产队召开社员会解决矛盾。快天亮了,矛盾也没解决。
有的社员说:这样干不好,干脆包干到户,大家一致表示同意。生产队副队长阎宏昌说:“如果大家答应我两个条件,我就同意包干到户。第一,夏秋两季打的头场粮食,要先把国家的公粮和集体提留交齐,谁也不能装孬种;第二,我们是明组暗户,瞒上不瞒下,不准对上级和队外任何人讲,谁讲谁就是与全村人为敌。”
有位老者说:我看再加一条,今后如果队长因为让我们包干到户犯法坐班房,他家的农活由我们全队包下来,小孩由全队养到18岁。大家异口同声表示同意,并赌咒发誓按这三条办。于是,18个男人以摁手印这种最原始的方式,表示决心,并连夜抓阄分牲畜、农具,丈量土地,一个早晨就全部分好了。
之后的故事,不用我说了——人类有史以来,最大规模的经济奇迹上演了。
4
人类一思考,上帝就发笑。
不是说人类不可以思考,但,人类最该思考的是:人类智力的有限性,和社会问题复杂度的无限性。
以有限的智力,设计无限复杂的社会,结果若何?
以上两个例子,一个关于足球,一个关于中国农村之生产方式,都不复杂,已然可证。
不要设计,不要为他人设计,更不要为社会设计——当每一个人都有权力决定自己的未来时,他们总是能找到可行之路径,走出市场迷宫。只要点亮前进的道路,人民自然会找到达到幸福的道路—约翰. 肯尼迪如是说,事实也确实如此。
2025年05月18日;
北京、望京家中
0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