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所有文化现象,都是人类为了适应特定环境,谋求生存与发展而创造出来的物质和制度、有形与无形成果。这一结论,是我去了蒙古草原,看了蒙古包之后的收获。
 
凡是去草原旅游的,没有不住蒙古包的。特别是,只从电视画面看,圆顶白色的蒙古包,像一朵朵白云一样,点缀在绿色的原野上,无比美妙。于是,对蒙古包充满了期待和幻想,以为住在蒙古包里,就像成吉思汗坐金帐一样,气派、豪华、舒适、享受。
 
可是,不知道游客们是否注意过,旅游点的蒙古同胞,都不住蒙古包;蒙古包都是给游客住的。
 
为什么蒙古同胞舍弃具有草原特色的蒙古包,转而住进了北方汉族的四合院和平房呢?民族的就是世界的;反过来,世界的不也是民族的吗?蒙古同胞为什么不热爱自己民族的传统居住形式,却对砖土混合的、一字排开的平方情有独钟呢?
 
答案很简单:蒙古包不宜居。
 
蒙古包是在草原地带、以及生产技术十分落后的条件下,草原民族为了适应环境,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最低限度的居住形式。蒙古包有保暖、轻便、易于拆卸和搬运等适合游牧的特点,也有一些根本上不宜居的缺陷。
 
第一,空间狭小——因为没有足够高大的木材,因此,蒙古包的体量非常有限;太高,如“木秀于林风必摧之”,也容易被秋风所破;加上,蒙古包是用毛绳扎起来的,如果半径太大,人力难及,蒙古包就不结实,容易松懈和散架。
 
第二,没有功能区分——蒙古人的绝大部分活动,都是在蒙古包内进行的;生产之外,生活、生殖,吃饭穿衣睡觉,宴乐会客,All In One,和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中国人一样,厨房、卧室、会客室,一个也不少,但是分时进行的;和演戏一样,蒙古包内,不同的时间,上演着不同的生活片段,变换着不同的场景。一会儿歌声大振,是一个小型的Party;入夜,万物俱寂,人也在蒙古包的穹顶下安静地睡着了。
 
第三,没有空间分隔——蒙古包是一个整体,其间没有分隔。老人和孩子,男人和女人,不同的工作,都在同一个“屋檐”下进行,相互干扰是不可避免的。
 
或者说,蒙古包根本不是宜居之所,更不像我们在远处看到以及歌声唱的那样:“蓝蓝的天上白云飘,白云下面蒙古包”那么美好,而是严酷的自然环境围逼下的无奈之举。所以,一旦人们有机会离开蒙古包搬入更先进的四合院,蒙古包就被牧民们彻底抛弃了——这就是蒙古草原上一种最独特的风景:游客们在蒙古包里体验蒙古人的生活,蒙古人则在四合院里享受他们的新生活。
 
草原民族不能把蒙古包,搞得更舒适一些吗?不是不想,而是不能。因为环境和技术手段不允许。
 
石头、木材和土,是先民们造房子的三种必然选择,可是,西起新疆阿尔泰、东至大兴安岭,北至贝加尔湖,南到阴山山脉方圆数百万平方公里的蒙古高原上,能用什么呢?
 
第一,没有石头;只有小石子和沙子,没有大块的石头,更没有能提供建筑材料的山脉。
 
第二,没有木头;没有森林,也没有树木,只有漫无边际的青草。草原上偶尔可见的新疆大叶榆树(耐寒、耐干),牧民们是舍不得砍伐的,因为,他们是隐没在深草之中的家的唯一可能的标志。
 
第三,没有砖头;土,是有的,可是,把土烧成砖,既需要大量的燃料,也需要不少的水。这两样,在草原上,都是非常稀缺的。所以,牧民也不可能用砖盖房子,直到今天,砖房都是很奢侈的。
 
茫茫草原,是一个典型的“三无地带”。不过,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,所谓“踏遍草原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”,最好的建筑材料,出在羊身上。毛毡、毛毯和毛绳为主,加上少许极为宝贵的木条,不用任何金属、砖瓦和水泥,一处可以仰望星空的、冬暖夏凉的蒙古包,就搭起来了。冬天,在蒙古包的四周再包上一层厚厚的毛毡,然后,用毛绳将毛毡和蒙古包紧紧地捆扎在一起,就像人系腰带一样;系上“腰带”,毛毡和蒙古包结为一体,不会被大风吹跑;夏天,更简单了,只要拆了毛毡,就凉快了,和人脱掉厚重的冬装一样。
 
蒙古包因环境和技术约束而生,也会因技术进步而消失。
 
所有的文化现象,其命运与蒙古包,或许是一致的。
 
2020年1月2日 星期四,新年第一篇
北京,家中
话题:



0

推荐

刘云枫

刘云枫

154篇文章 5小时前更新

刘云枫,1965年10月出生,汉族,河北省井陉县人。天津大学工学硕士,北京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。以科学思维,阐释社会、历史与文化。现任职于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