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公理-演绎体系之中,起点或者基于公理,或是基于假设。

 

西方经济学的假设之一是“理性经济人假设”,即:市场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。

 

但,这是假设,没有证明。

 

本人尝试证明之,使该假设不再是假设,而成为经济学立足的基石之一。

 

1.概念之界定——人性,是指人的社会性

需要说明,自利是一个社会概念。鲁滨逊自己呆在一个岛上,无所谓自利,也无所谓善恶。鲁滨逊自利也不会伤害到谁,利他,也没有人需要。所以,所有人性,都是指人的社会性,而非人的自然属性。

 

2.自利和利他——保持一个种群存续的最小部落之内的利他,不是利他,而是自利。

自利,有两种表现。一,个体的;二,种群的。”伟大的母爱”—为了种群延续之利他行为,实为自利,而非利他。章鱼妈妈生了小章鱼,生命即宣告终结;小章鱼生下来,就把章鱼妈当了美餐。但是,我们不能说章鱼妈妈的行为,是利他的。”无后为大”,种族延续是物种的第一要务。因此,血缘范围内的所有利他行为,我们将其视为自利。

 

3.证明方法——反证法。假设,人不是自利的,而是利他的。

人人向往“利他主义”的君子国,现实世界没有,人们就编一个。君子国,就是人人以获利为耻、以吃亏为乐。清朝文学家李汝珍有一本《镜花缘》,第11回讲了一个衙门里的小兵,在市场买东西的经历。地点,君子国。

 

请看君子之间是如何交易的:

 

小兵对卖货人说:“老兄如此高货,却讨恁般低价,教小弟买去,如何能安!务求将价加增,方好遵教。若再过谦,那是有意不肯赏光交易了。”

 

卖货人也君子风度,答道:“既承照顾,敢不仰体!但适才妄讨大价,已觉厚颜,不意老兄反说货高价贱,岂不更教小弟惭愧?况敝货并非言无二价,其中颇有虚头。俗云'漫天要价,就地还钱'。今老兄不但不减,反要增加,如此克己,只好请到别家交易,小弟实难遵命。”

 

小兵又说:“老兄以高货讨贱价,反说小弟克己,岂不失了'忠恕之道'?凡事总要彼此无欺,方为公允。试问哪个腹中无算盘,小弟又安能受人之愚哩。”

 

这样谦来谦去,小兵最后恼了,照数付钱,拿了一半货物要走,卖货人哪里肯依,一口咬定“价多货小”,把人拦住。最后,路边来了两个老头儿,一阵折腾,让小兵拿了八折货物走了。

 

茅于轼先生在《中国人的道德前景》一书中,敏锐地指出:以自利为目的的谈判,具有双方同意的均衡点,反之,以利他为目的的谈判,则不存在能使双方都同意的均衡点。看看,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供需曲线(如图)和君子国之需求曲线,可知,茅于轼先生之所见,多么睿智。

卖货人为供给者,在以利他为己任的君子国,卖货人的选择是,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大。且不说,他有没有可持续供给的能力;小兵是购买者,他也是君子,其选择是价格越高,购买量越大,且不说他那么阔气、那么多钱是哪儿来的。如此,君子国的供需曲线,与教科书中完全相反。

 

这不奇怪。因为,西方经济学的假设是:人,是理性经济人。所谓理性,就是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。君子国则不同,君子国的每一个人,都是利他的,是以他人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的。君子国和真实世界,互为镜像。

 

图中,小兵之购买曲线,自左下而右上;卖货人,自左上而右下。南辕北辙,根本没有交点,也就没有达成交易的可能性。另外,在道德上,君子国的每一个人,都会陷于一种焦虑:如何使他人在交易中获利,可是,因为,你并不知道对方的获利点在哪儿,获利是多少,也不知道对方是否满意其获利。所以,为了避免自己陷入因得利而产生的强烈负罪感,较优的策略选择,是不交易。于是,君子国的人际景象,如一座座相距遥远的孤岛,至死不相往来。

 

相反,“自私自利”的现实世界,无论供给和需求曲线如何漂移,却始终存在一个交叉点。现实世界,也是一幅“鱼和熊掌兼得”的繁华世界。为什么?因为,有交易。

 

这就是君子国之滑稽,听起来好,实际上,却是无法达成交易的、原子式“社会”。“社会”非社会,如果,人际之间没有经济往来,每一个人各行其是、自给自足,那就不是社会,而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集合。这种“社会”,有没有?有。很多生活在高山森林中的原始部落,就是这种形态,如亚马逊流域的众多部落、台湾山地各部落以及印度尼西亚热带密林中的原始部族。这种“社会”,不是社会,因为,社会是非血缘的。

 

回到《镜花缘》——要是没有路旁的老头儿,交易是不可能实现的。换句话说,《镜花缘》之结局,不合逻辑。老头儿在君子国,必也是君子。既如此,他们就没有任何理由强迫小兵和卖货人达成交易。强迫达成交易,一方面,违背了交易双方利他的意愿,另一方面,也不符合君子国吃亏是福、利他是乐的假设。老头儿强迫他人,还是君子国国民吗?还是利他吗?不是。中国历史上欠缺逻辑,《镜花缘》出现这种自相矛盾的低级错误,也不稀奇。

 

没有自利,就达不成交易;没有交易,就没有社会。一个可以成立的、正常社会,不是要求人“大公无私”,而是要求人为谋取私利而努力。如斯密所言:个人并没有将社会福利当作目标,但是,他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,促进了社会总体福利的增加。

 

自利不是人的自然属性,而是社会对人性的必然要求。中国人自古至今羞于提及的“自利”,乃社会成立的基本法则,天经地义。什么“天下为公”、什么“大公无私”,什么“毫不利己专门利人”的无耻谎言和骗人的鬼话,早该让它们随风而去,随风而逝。

 

2014年5月30日星期五

北京,办公室

气温超高的五月,最高气温38度

 

2022年3月6日星期日修改为新版本;

主要是把自私修改为自利。

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刘云枫

刘云枫

154篇文章 5小时前更新

刘云枫,1965年10月出生,汉族,河北省井陉县人。天津大学工学硕士,北京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。以科学思维,阐释社会、历史与文化。现任职于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。

文章